当前位置: 工作阀 >> 工作阀优势 >> 女性标杆承担重大科研课题,攻破世界难题
在攀登科学顶峰的过程中,没有捷径,只有不畏艰辛,沿着陡峭山路不断向上攀登的人,才有可能攀上顶峰,取得令人仰望的成就。西安石油大学魏瑞玲校友就是这样,她从不奢求什么,只想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工作22年来,她以饱满的热情,高昂的斗志,不懈的努力,在油田工程技术研究领域用心地做每一件事……今天,小编就带你走进——西安石油大学魏瑞玲校友的精彩人生。
魏瑞玲,西安石油学院(现西安石油大学,以下统称西安石油大学)92级采油工程专业学生,年毕业后,她怀揣着年轻的石油梦来到中原油田,目前就职于中石化工程技术研究院。
严师出高徒
年,魏瑞玲从西安石油大学毕业,21岁的她分到了中原油田采油一厂,从实习生到采油工艺研究所,她在实现石油梦的路上先后遇见了两位好师傅。
实习期——李培斌师傅
刚来到中原油田,魏瑞玲在采油队实习,带她的师傅李培斌特别较真,李师傅手把手教魏瑞玲从最小的事情先做起,由易到难。刚走出校门的她,在李师傅的帮助下,很快养成了一丝不苟的习惯。
采油工艺研究所——李小齐师傅
在工艺研究所时,魏瑞玲跟着李小齐师傅做项目,简单的一个项目在李师傅的帮助下修改八遍、十遍都是常事,经过李师傅的磨炼,凡是经她手交出去的报告,别人挑不出一丝错误,包括标点符号这样的小地方。
在李培斌、李小齐两位师傅的影响下,工作不久的魏瑞玲投入了极大的热情和精力。她一边潜心研究,一边提升自身素养,年,她取得中国石油大学(北京)硕士学位。十八年来,她在浩瀚的“气海”中追逐梦想,参与承担了诸多中原油田分公司、中石化集团公司和国家级科研项目,成果斐然,获得中石化集团公司“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
研究项目提升采气效率50%,获四项国家专利
中原油田凝析气藏储层物性差、凝析油含量高、地露压差小,开发效果总体较差。魏瑞玲主动承担了中原油田分公司“‘十二五’油稳气升关键技术研究”项目,创新了4项采气工艺配套技术。年,魏瑞玲编制的白64井“甲醇+氮气”吞吐工艺方案现场试验一次成功,并被迅速推广应用45井次,采气效率提升了50%以上,获得新型闭式气举组合管柱、射孔及闭式气举排液联作管柱、投捞式单流阀、小直径气举阀四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科研项目取得重大突破,整体技术国际领先
普光是集世界级开发难题之大成的高含硫气田。为解决这一难题,魏瑞玲带领项目组承担了中原油田国家重大科研项目中的两个关键课题。在三年多的时间里,她加班加点,放弃了一个又一个节假日,根据普光气田气藏和流体特征,建立了气井节点分析方法,为普光气田的安全高效开发提供了技术支持,该方法也成为同类气田技术应用的重要理论依据。年,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专家组认定,该项目在采气工程配套技术方面取得重大突破,整体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远赴非洲,完成油田开发方案
随着油田改革的不断深入,油田石油工程技术走出中原成为必然。为进一步拓展外部市场,年,魏瑞玲远赴阿尔及利亚,顶着沙漠50多摄氏度的高温和蚊虫叮咬深入油区,高质量地完成了油田开发中英文方案的编写,赢得甲方的高度评价和信任,使得她的“气海”梦走向越来越高的目标。
打开非洲市场大门的金钥匙
年10月,石油工程技术研究院与加蓬石油公司成功签订为期3年的技术服务协议。由气藏项目长魏瑞玲主持完成的“加蓬AKONDO油田气举采油工艺研究”课题受到甲方的高度赞扬,成为打开加蓬石油工程技术服务市场大门的“金钥匙”。
手握金钥匙、怀揣“气海”梦的魏瑞玲仅仅是西安石油大学人才培养硕果的一个缩影。多年来,西安石油大学坚持石油精神教育不断线,培养的学生以“为人诚实、基础扎实、作风朴实、工作踏实、开拓创新”而广受用人单位欢迎,像魏瑞玲这样的杰出校友,不仅提升了学校的知名度,还将在学校建设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的过程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延伸阅读
注:“闵恩泽青年科技人才奖”是中石化集团公司面向青年科技人员设立的重要奖项,主要表彰以闵恩泽院士为榜样,在科研、生产一线专业技术岗位上表现突出,具有较强发展潜力,在本职工作中做出积极贡献的35岁以下的青年科技人才。
注:文中素材综合自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