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阀

南京溧水构建123工作法开启就业新局

发布时间:2022/12/3 17:47:44   

主动对接劳动力富余地区,建立安徽亳州市、湖南湘西州、陕西商南等13个市县级劳务基地;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等方式,与江苏大学、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50所院校开展校地校企合作,并设立“引才工作站”……年,全区城镇新增就业人,新增大学生在溧就业创业人,基本满足企业生产人力资源需求。特别是疫情期间,通过劳务基地、合作学校和中介机构,帮助含羞草、喜之郎、金龙客车等区内重点企业突击招聘多名员工,保证了企业正常生产。全区企业没有因缺工而停产停工现象。

人口加快集聚,区内企业用工需求基本满足的背后是溧水多措并举不断优化就业服务。去年以来,我区聚焦人口集聚倍增工程,以壮大产业工人队伍为切入口,创新构建就业服务“工作法”,开启了溧水就业工作新局面。

发挥平台作用撬开人才“富矿”

“如今企业基本已经复工复产,我们早早就做好了准备,自从我们入驻东屏园区后,咨询电话就接个不停。”正月十六,年味还未散尽,溧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东屏园区内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南京特江人力资源有限公司负责人何宝存也接到了好几家企业的招工订单,“入驻以来,我们享受了不少政府和园区的扶持政策,我们的订单也在逐步增多。”何宝存说,这两天我们要给西门子公司送去一批劳务人员。

产业园对本地区人力资源服务业发展具有较强的辐射和影响功能,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意义。去年12月,溧水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东屏园区正式开园,标志着南京南部中心形成新的人才集聚高地。作为第一批入驻产业园的人力机构,何宝存介绍,这两三个月以来,公司已经向创维公司、西门子等多个企业输送了近50多批劳动力。

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区是吸引企业的重要载体,也是聚集人才团队的“蓄水池”。近年来,区人社局支持中介平台建设,打造市级人力资源产业园,形成以开发区人力资源产业园为主园,白马农高区、东屏园区“一园三区”的人力资源产业格局,同时引进一些知名品牌人力资源公司入驻产业园,为当地企业解决招工难,为引进人才提供了一个平台。

“目前,东屏园区签约人力机构超70家。”东屏园区负责人何箭告诉记者,下一步我们将进一步做大做强东屏园区,致力于将溧水人力资源机构及南京整个片区的人力资源机构,融入到东屏园区来,让他们更好地服务于我区企业。

溧水区通过打造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这一平台,一步步撬开了人才“富矿”,大大提升了地区经济发展效能,而这仅是我区实施人口集聚倍增工程,破解企业招工难、用工难,创新构建就业服务“工作法”的一个缩影。

什么是“工作法”?

制定“1”项政策,构筑人力资源集聚高地

溧水区人社局牵头制定《溧水区人口集聚十条新政》,鼓励大学生来溧实习(见习)、加大与院校合作力度、提供新增大学生就业创业补助。同时,发挥人力资源服务专业机构作用,推进区域劳务协作、加强与知名招聘网站合作。提升公共服务能力,加快建设工业邻里中心,优化外来人口购房服务和保障外来人口子女入学,为企业招工用工创造良好的环境。

建立“2”个机制,精准服务企业用工

一是企业用工动态监测机制。开发企业用工“移动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27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