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阀

一线工作法赋能高质量发展锤炼党支部

发布时间:2023/2/17 21:35:40   
北京手足癣专科医院 https://jbk.familydoctor.com.cn/bjbdfyy_zx/51285/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

“各位业主,现在检测点排队顺畅,大家可以过来验核酸!”近日疫情又来袭,平时以专业法律知识为小区居民答疑解惑的李军近日有了新的志愿“任务”,他主动投身社区防疫工作,当起了核酸检测的“引导员”,一站就是大半天。李军是桂南社区金地楼道的一名楼长,也是南海区人民法院的一名在职党员。在南海,像他这样兼任小区党员服务岗的在职党员,遍布在各个物业小区、村民小组。

党支部是党组织开展工作的基本单元,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今年以来,佛山市南海区深入探索“一线工作法”,推动党支部一线设立、一线攻坚、一线聚能,做到“一个支部一座堡垒,一名党员一面旗帜”,为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把党支部建到疫情防控第一线

南海区出台《南海区临时党支部工作指引》,在疫情防控、全域土地整治、重点建设项目、招商引资项目等中心工作以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现场成立党支部,增强党员干部在攻坚一线的凝聚力战斗力。把党支部建到疫情防控第一线,全区27个集中隔离点、2个疫苗接种点设立临时党支部,全力组织动员机关党员下沉支援抗疫一线,充实到流调溯源、核酸检测、疫苗接种、防控值守、隔离观测等各个环节,做到哪里有疫情、有任务,哪里就有党组织的坚强领导。如全区处置“”本土疫情过程中,党支部靠前指挥、一线决策,第一时间统筹安排个“三人小组”、名党员干部下沉一线,发现病例当晚4小时内完成核酸采样超过万份,8小时全部结果为阴性,确保基层防线筑牢筑实。

把党支部建到城市和产业发展最前沿

推动党支部建到商圈、楼宇和产业园,在主要商圈、纳税超亿元的“亿元楼”和主要产业园区建立联合党组织,突破传统工作机制和行政壁垒,推动片区服务资源与城市发展需要相融合;推动党支部建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生态链上,成立氢能、有色金属、照明、文旅等4个产业链联合党组织,通过党建联席会议整合产业链资源、破解企业发展难题,把先锋力量汇到“链”上,把服务保障抓在“链”上,实现产城融合互利共赢。

支部夺标党员领岗一线攻坚

南海区坚持把一线现场作为培养党员干部的“练兵场”,着力点燃干部干事激情、发掘创新思维,奋力攻克改革发展瓶颈难关。一线领岗定责,围绕中心工作梳理筛选扛旗夺标项目,鼓励党员干部主动揭榜挂帅、认领任务。作为广东省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区,南海成立“镇(街)工作组+村(社区)干部+集体经济组织班子成员”包干组临时党支部84个,制定任务清单、划分责任片区,统筹力量开展攻坚战歼灭战。大沥镇党委组建19个临时党支部,用10天时间啃下亩硬骨头、一举完成延续3年多的河西沿江片区整治任务,为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打响头炮。一线考察激励,开展重大项目建设干部专项考核,实施“三进三访三考”[进一线、进项目、进现场,访班子、访干部、访服务对象,考核项目建设进度、考察干部政治品质、考察干部工作实绩。]专项行动,及时使用在项目建设中有办法、作风硬、效果好的干部,提醒、调整、处理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干部,大沥镇党委在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攻坚项目完成后,结合干部一贯表现,及时提拔23名干部、表扬48个先进单位和名担当有为干部。

支部策源党员带头一线聚能

南海区着力构建贯穿区镇村社“一插到底”的基层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动力主轴,把基层的问题和需求收集上来、把各级的力量和资源输送下去。区镇联动,完善直接联系村(社区)制度,在镇(街道)领导班子成员全覆盖联系个村(社区)基础上,统筹安排88名区领导和区直单位正科职领导、区镇机关个党支部、名区级以上“两代表一委员”挂钩联系村(社区),通过固定时间动员、固定地点集中、固定团队落实,实现“组织建设一联到底、村社队伍一管到底、基层治理一抓到底”。党群联动,实施经济社(住宅小区)党支部“三张清单”管理,通过党支部把基层各类组织和群众能够提供的资源聚拢起来,精准对接需要解决的需求,制定具体的服务项目,推动组织融合、资源融合、力量融合。把破解“政府干、群众看”问题作为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改革最核心的任务来抓,全面加强对群众的组织动员,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基层治理共同体,九江镇民营企业家关杰初捐资超4亿元支持交通、教育和慈善事业,感染和带动基层群众踊跃投入乡村振兴。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tp/353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