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阀 >> 工作阀介绍 >> 身边的榜样匠心淬金睛滴水炼真金
平凡日夜中的敬业求真,寻常岁月中的创新奉献……你们用勤勉温暖人间,你们用朴素诠释人间大爱——这是9月17日“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上,写给以金川集团公司一名一线工人为代表的敬业奉献者的致敬词。
这名一线工人就是金川集团铜业有限公司贵金属冶炼分厂提纯工序长潘从明,也是全国发明之星、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领衔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得者……从一名普通学徒到冶金技术专家,他用精益求精诠释了“大国工匠”的分量。
虽然满载荣誉,但潘从明毫不松懈,仍全心投入研发项目之中,向着科技更高峰迈进。
精炼,滴水掘金
9月22日,记者走进金川集团铜业公司铂族贵金属生产现场,眼前一排蓝色碗状蒸馏釜倒扣在地上,细小管道从“碗”底伸出,汇入大管道,戴着眼镜的潘从明正和同事们来回走动观测,不时拧动阀门,检修设备。
这是年5月份开始新建的生产线,年6月中旬,产出合格海绵铂、重质钯粉。潘从明说,这标志着金川集团公司具备了亚洲最大的矿产铂族金属生产线。
看着眼前的生产线,潘从明的思绪回到了甲子前,当年甘肃地质队在永昌县境内的戈壁滩上发现了矿点。第一代创业者背冰卧雪,开拓了中国铂族金属工业之路。年,金川集团公司成功提炼出首批8.5公斤铂族金属,如同“孔雀绿”一样耀眼、瞩目。
31年后,刚从技校毕业的潘从明进入金川集团公司当学徒,他眼前的贵金属生产车间神秘而庄严。银光闪烁的铂、钯、铑、锇、铱、钌等铂族贵金属,正日益成为现代航空航天、军工电子、医疗化工、精密电子、燃料电池、光纤制造等行业重要的“工业维生素”。
“遗憾的是,铂族金属极为稀有,而我国贵金属储量仅占全球的0.39%,少之又少,而且其中大部分就‘埋’在金川集团公司的镍铜矿石及冶炼后的电解镍渣、阳极泥等矿渣废料中,贵金属回收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潘从明说,如果没有一套世界领先的提纯技术,冶炼后的电解镍渣、阳极泥、二次含贵金属物料等,只能作为工业废料被抛弃,没有贵金属,“天宫”“蛟龙”“天眼”这些大国重器就都无从谈起了。
提炼铂族金属,需要用到60余种化学试剂,涉及到多个化学方程式,更为棘手的是,其中七成以上是在教科书中找不到的。对于潘从明来说,要熟练掌握铂族金属提炼技术非一日之功。
“那时候,铂族金属的生产原料加入白瓷缸后,还需人力搅拌均匀后加入漏斗摇晃,比较费事。”潘从明说。
即便如此,潘从明对于学习的热情丝毫不减。十几年里“啃”下了多本专业书籍,写下了3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多个贵金属冶炼工艺化学方程式被他反复思索、不断推敲、持续实验……
人之贵,在志与恒。同事们逐渐发现,潘从明有了一双“火眼金睛”,能在浑浊的液体中,观察其中极其微妙的色彩变化,甄别和捕捉那些若隐若现的贵金属分子,普通的液体也被他描述得斑斓万千、浩瀚无垠。
“溶液中带有蓝色,说明含有铜杂质;偏红色则是有铁杂质……”把曾经废弃的矿渣变成颜色不同的液体,再从液体中准确掌控每个微妙变化,最终成功提取出几克、几微克的贵金属——从此,潘从明沿着他所创造的“颜色判断法”的“绝技、绝活”越走越远,先后承担国家和省(部)级重点科研项目9项,金川集团重点科研项目36项,完成各类创新项目项,拥有受理授权国家专利56项,在核心期刊上发表科技论文18篇,成为业内首屈一指的铂族金属“炼金师”。
99.99%,极致追求
贵金属提取的工序有多复杂?
99.99%是贵金属提炼的纯度标准,而镍矿废渣里的铂族贵金属含量极低,每提取一种贵金属,要经过20多道工序,有多个技术控制指标,稍有偏颇就会前功尽弃。在金川集团公司,提纯1克贵金属,需要用60多种化学试剂,在至少5吨镍矿废渣中反复萃取,直至剩余万分之一的杂质,才能生产出99.99%的稀贵金属产品。潘从明的工作,就是将堆积如山的废渣变成浑浊的液体,再让藏身在色彩斑斓水滴中的铂族贵金属,乖乖地“列队”流淌进成品槽中。
正因如此,产品质量异常关键。
年,铂钯班一年总共生产了16个批次的钯,就有9个批次不合格。面对异常严峻的生产问题,潘从明经过连续数月的跟班操作,找到了问题所在:原来,按照操作流程,抽抱多少次,加多少溶液,用多少层滤纸,每项都有严格要求,但有人却没认清其中的利害关系,为偷懒少干活,在流程上缩水,使得产品质量大打折扣。
“在操作过程中,别说一根细小的头发丝,就是一粒更小的尘埃都能影响纯度,甚至用手摸一下金属器皿,都可能让价值数千万元的产品返工。”在潘从明看来,这种对产品的“极限追求”正是从技校生成长为“大工匠”的必由之路。
长年累月的工作中,潘从明不断追求精细化管理,从生产组织、工艺改进和人员管理等多方面入手,将质量管理拓展到生产流程的各个环节,经他发现并完善细化的质量控制条件就达到余项,组织攻关质量管理、质量控制类课题近18项。
正是对贵金属生产线工艺系统的精确把握、对关键工艺技术参数的持续优化改进、对贵金属产品质量的精细控制,潘从明和同事使金川贵金属冶炼生产技术一步步跨入国际领先水平,贵金属单位加工成本降低了60%以上,劳动生产率提高了70%以上,贵金属产品创造了连续32年保持99.99%纯度、品级率达到%的成绩,同时还实现了贵金属湿法精炼的清洁生产。
从铂族金属高效分离与精炼新工艺、贵金属全萃取工艺的研发与应用,到攻克“银阳极泥中金铂钯清洁工艺、铂钯铑铱高效分离技术、贵金属废气净化与回收”等三大世界性技术难题,在贵金属世界中不断探索的潘从明认识到,如果不求创新、不思进取,大的工艺就很难有变化。
镍阳极泥是提取铂钯铑铱的主要原料之一,但镍阳极泥中铂钯铑铱的清洁高效回收,一直是困扰国家贵金属冶炼高质量发展的难题。9年,潘从明提出了贵金属清洁冶炼技术的整体思路,带领团队开始了颠覆性工艺的研发。在此后4年多的时间里,潘从明累计开展了0多次试验研究,全身心投入到“镍阳极泥中铂钯铑铱绿色高效提取技术”的研发。年,全面完成整套工艺研发并实现工业化应用,解决了沿用38年的传统工艺存在的原料适应性差、资源利用率低、清洁性差等问题。年,经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组织专家鉴定,一致评定该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年,借此问鼎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在贵金属一二次资源回收精炼过程中,极易产生大量湿法废气,废气中含有氨类、氮氧化物类以及微量贵金属元素,对人伤害大、不环保,传统液碱湍冲喷淋吸收装置对废气中氨类和氮氧化物类吸收效率低,造成贵金属流失,严重制约了贵金属冶炼技术的突破。为此,潘从明另辟蹊径,自主设计研发了以高硼硅玻璃为材质的玻璃冷凝器和PVC材质的筛板氨水吸收塔的成套回收装置,首次实现了贵金属废气中微量贵金属、酸类、氨类试剂等的高效回收,大幅降低了精炼成本,在提高贵金属回收率的同时改善了现场作业环境。
授业,薪火相传
对于潘从明的徒弟们来说,每半个月一次的实习报告是必须要完成的“作业”,他们要写出自己的工作体会,总结学到了什么,下一步要做什么。而认真翻阅这些“作业”,也成了潘从明每天必做的功课。
“建议加强工艺原理学习”“要不断提高自律意识”“建议沉下心来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尽量弥补自身不足”……每一本“作业”的最后,潘从明都用红笔写下评语,并圈点出报告中写得好的地方。对报告中发现的问题,潘从明会面对面、手把手帮助徒弟一一指正。对于不符合标准的实习报告,潘从明会写下“请再认真一些好吗!”这样的评语。甚至有时,他会毫不留情地将不合格的实习报告打回重写。
在徒弟李倩看来,师父潘从明是个在平时相处中和蔼可亲,但在工作中非常严格、严厉的人。一次,李倩在进行废液酸化工序时,未严格按照操作要求佩戴干净的手套,受到师父严厉批评。“在我们的工作中,对一些细节的操作要求和标准是非常严苛的,不能有一丝懈怠,师父的敬业精神和严谨的工作态度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李倩说。
近年来,潘从明利用业余时间编写教材,积极主动承担了技艺传承工作,充分发挥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的平台优势,将自己“绝技、绝活”的精髓毫无保留地向岗位员工和徒弟们传授,并结合自己实际操作积累的经验编纂成30余万字的资料,作为贵金属精炼工培训教材广为流传,为金川集团公司贵金属产业的发展储备了大量人才。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甲子岁月,匆匆而过。潘从明说,已取得的成绩是一种鞭策,促使自己在砥砺奋进中精炼人生。
文/图(部分)记者李峰
原标题:《匠心“淬金睛”滴水“炼真金”——记“中国好人榜”敬业奉献好人潘从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