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科医院几级 http://pf.39.net/bdfyy/zjdy/180725/6416852.html没有想象中的汹涌澎湃,也没有浪奔千里的仪式感。9月29日上午,第一股千岛湖清流穿越公里“地下暗河”,平静地从输水管中流进了闲林水库边的一只“超级碗”里。这只容量约20万立方米的“超级碗”,一头连接着公里长的地底隧洞,一头连着三条支线,连通主城区的水厂和闲林水库。千岛湖配供水工程的工作人员打了一个颇为形象的比喻:今后整个杭州每天大约能“喝下”十五碗水。这“碗”水,承载了杭州人四十年来的渴望。近万名建设者、沿线几百万干部群众,更将这份等待浓缩进了57个月、多个日日夜夜里。千岛湖配供水工程进水口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姚颖康摄这条全线封闭的“地下输水大动脉”,使杭州告别了“全国省会城市中仅有的两个从江河下游取水的城市之一”,结束了杭城以钱塘江为主的单一供水格局,也以多个“浙江之最“改写了我省的水利史。5年里,它如何从无到有?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如何改变杭州人的生活?站在这个历史的节点上,我们回眸眺望这项水利史上的杰作——千岛湖配供水工程进水口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姚颖康摄延绵十多年的“脑洞”杭州为何需要这股活水千岛湖配供水工程总设计师张永进的办公室里,放着几块其貌不扬的石头。这并不是什么稀有的石种,只是多见于溶洞的钟乳石、方解石而已。但张永进却对这些石头“宝贝”得很:“这些是我亲手从工程现场捡回来的,已经被很多人拿走了一些,大家都想带一块回去做纪念。”纪念的并不是石头的价值,而是历时五年的不易——工程线路全长.22公里,洞径6.7米。浙江省内隧洞最长、地质条件最复杂、单体投资最多……这个工程书写了浙江水利史上多个“之最”。这些数字,只是对于这条地下“生命线”最直观的白描。但很多人不知道,杭州对于这股活水,已经“渴”望了四十多年。输水隧洞施工现场图杭州市水务集团供图“渴”望,源于地理位置上的尴尬——杭州城市供水主要取自于钱塘江下游、东苕溪下游,均为敞开式河道直接取水。同时,还必须承受上游超千万人口、上万家企业所造成的水环境压力。而钱塘江水源地时常受咸潮影响,苕溪水源地受太湖倒灌水影响,严重影响杭州城市供水。作为“备选项”的闲林水库则库容有限,仅能满足不足一周的应急备用原水的需要。“杭州作为一个国内知名的省会城市,目前的供水水源非常单一。”占全省人口的21.8%的用水人口,却在水源状况上处于劣势。寻找第二水源,这一步棋,杭州不得不走。杭州市第二水源千岛湖配供水工程供水范围示意图杭州市水务集团供图省水利厅有关负责人曾指出,杭州是全国省会城市中仅有的两个从江河下游取水的城市之一。早在上世纪70年代,浙江就对从新安江、富春江引水等问题进行过相关研究。本世纪初,浙江水利史上最大的“脑洞”出炉:浙北引水、浙东引水。而为了论证工程的可行性,杭州邀请10多家省内外权威专业机构和高校,进行了长达3年的深入调研和多达49项的专题论证。解决杭州市水源问题,不仅是解除突发污染危机,保障城市供水安全性的需要,也是优化水资源配置,让杭州迈向国际化城市的重要内驱力。配水工程建成通水后,杭州将建立“多源保障、量质互补、优水优用”的供水系统,形成杭州市“一湖一江一溪”的多水源供水格局。千岛湖配供水工程输水隧洞纵剖面示意图杭州市水务集团供图意义不言自明,那么为什么独独要引淳安的千岛湖水?这样的大工程会不会对千岛湖的生态环境产生影响?“千岛湖作为长三角地区战略备用水源,总体属于I—Ⅱ类水体,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现有水源水质。再综合考虑各项因素,千岛湖是杭州第二水源的最佳选择。”张永进在纸上写下9.78亿(立方米)这个数字,这正是目前千岛湖配水工程确定的年配水量。新安江水电站杭州市水务集团供图“我们这个工程对环境保护的考虑是比较多的,首先从规模选择上,每年9.78亿立方米的取水,对于千岛湖的合理利用上来说,只相当于年入库水量的10%不到。像我们国家目前的一些引调水工程,可调水率都会达到30%左右,同时还可以通过新安江水电站运行的优化调度,可将引水对上下游不利影响缩减到最小。”记者了解到,项目前期,就委托了多家权威专业机构进行了专题调研,并亮出绿灯:工程不存在重大环境制约因素。新安江杭州市水务集团供图对千岛湖而言,配供水工程只是将部分水量换了一个下泄通道。原来通过新安江电站下泄到自然河道的水,其中一部分改弦易辙去了输水隧洞。“工程本身不会改变千岛湖的水质,也不会对水位产生不利影响。”四十年的渴望与想象,最终落地变成了规划案。杭州市千岛湖配供水工程被明确写进《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杭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年12月24日,这项穿山越岭的“超级工程”正式开工。千岛湖配供水工程进水口施工现场杭州市水务集团供图进水口曾挪过一千米三层闸门确保最优质原水饮水思源,思源知难。淳安千岛湖东岸金竹牌村。整个进水口像一对张开的双臂,将一湖碧水揽进怀抱。站在闸口顶上眺望,蜿蜒的山体两侧郁郁葱葱。隐隐可见的围网内草色蒙茸,工巡人员在忙着查看。而围网外一片绿意正在慢慢覆盖整个山头。现场工作人员翁军,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两个月前围堰完成被拆除时的那一瞬间:碧水越墙而来,既是结束也是开始。静静的水面上,翁军指着不远处的导向柱告诉记者,以后这里会拉起一道控污网。而在闸口前一道上疏下密的铁网已经竖立在前,它会在水流进入闸门前过滤掉大鱼与漂浮物。千岛湖配供水工程进水口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姚颖康摄即使是自由飞翔的无人机,也无缘一窥进水口的奥秘。原因在于,进水口深埋水下。“为了选取最优质的原水,在千岛湖水位93.5米、85米、76.5米等处设置了3层取水工作闸门,根据水质的监测数据,择优开启闸门。比如底部的取水工作闸门位置在海拔高度76米左右,相当于水深31米处。”现场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在我们看不到的水下,上层闸门已经打开,潺潺清流正流入输水隧洞之中。实际上,最早关于进水口的选址,是一道三选一的选择题。“最后选择金竹牌,是经过了多方面因素考虑的,这里水质优良、湖面开阔,而且水源保护条件比较好。”很少有人知道,进水口曾经挪过整整一千米。千岛湖配供水工程进水口杭州市水务集团供图“原来选择的进水口位置及连接隧洞是石灰岩的地层,通过我们的勘察后,无法完全排除输水路线上存在与新安江水库连通性溶洞的可能性。如果遭遇溶洞,可能会对接下来的施工安全、投资及工期存在无法估计的影响。”张永进说,正是因为这种不确定性,让进水口的选择发生了变化,“我们请了国内知名专家进行论证,最后决定将进水口向下游挪了1公里。进水口及隧洞避开了石灰岩的地层,虽然线路长了多米,但也规避了不确定性的风险。”安全是底线,生态保护则是前提。前提不保,全盘无靠。千岛湖通讯员王建才千岛湖进水口划定了一级水源保护区,设置了特别保护区,并布置水域和陆域警示标记及隔离保护设施。除了两道“网”,在千岛湖进水口附近,还会配有一艘装载水质自动监测系统的巡逻船。“输水的各个节点,都有水质自动监测站,对水质进行实时监测。”同时,为了有效应对千岛湖进水口可能的突发事件,在工程前期就委托河海大学做了模型模拟、风险分析,提出了应急预案和联动机制。比如,全长公里的输水隧洞里,加设了7道事故检修闸门及阀门,采用一体化智慧控制系统。水流自千岛湖进水口到闲林水库取水口整个输水时间约为30小时。一旦水质出现异常,任何一个事故检修闸门均可在30分钟内关闭,保障全市人民的饮用水安全。巧引水获九项发明专利“大自然搬运工”的坚守与智慧一管穿山过,地河通水来。浙江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的刘大康,站在余杭区闲林水库内的“超级碗”旁边,听到多公里外淳安传来的“通水”宣告,紧紧地握了一下自己的拳头。在身周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他闭上了眼睛。“我想起了这三年来发生的一幕一幕,这个时刻对于我们这些参与其中的人来说,有着太多太多不一样的意义。”输水隧洞施工现场图杭州市水务集团供图年7月刚刚参加工作才第三天,刘大康就一头扎进了隧洞里,直到今天依然没有离开过这公里的通道。千岛湖配供水工程输水主洞共有16个标段,从年12月底分批开工建设开始,直到年12月26日全线贯通,整整四年时间,道阻且长,峻缓异殊。“最长的一次,整整三个月没有歇过一天,每天工作16个小时,睁开眼就想着隧洞。”像刘大康这样埋身其中的工作人员,数以千计,他们在静默的大山下,克服复杂岩溶地貌带来的种种困难,打通暗河、绕过绝地……输水隧洞施工现场图杭州市水务集团供图隆冬时节,室外气温已经在10摄氏度以下,洞内闷热的温度有20多摄氏度。工友们施工时只能穿着单衣干活,等到一天工作结束,满身大汗到洞口一吹冷风,很容易感冒。除了感冒灵,皮炎平也是整箱整箱地往里运——潮湿、阴暗、终日不见阳光,洞底施工的工程人员容易患上各种皮疹和皮炎。但复杂的地质情况,也让危险来得出其不意。年11月份,在富阳段一次开挖时,洞顶突发状况,一米见方的大石头不断下落,如果不采取措施,很可能头顶多米的覆盖层就会全部塌掉。来不及收拾害怕的情绪,刘大康和同事们就一次次冲进洞里观察险情,商定对策。先把石料重新回填,再用灌浆稳定洞体,然后再二次开挖。原来预计一天的进程,生生磨了半个月才打通。“安全是底线,在这里工作就得步步为营。面对这样一个惠及民生的大工程,我们每个人的肩膀上都有担子,大家都想把工程做好。”输水隧洞施工现场图杭州市水务集团供图公里,不止是一个全省水利史上最长最复杂的隧洞,也是将近五年的坚守与智慧的结晶。那么,在空无一人的隧洞里,千岛湖水如何流向杭城?又怎么保证绿色生态,做“大自然的搬运工”?“本身我们的工程是比较节能环保的,.2公里,98%是山体隧洞,整个实施过程中只用了很少的土地。大部分是埋在大山地下,建成以后对地表周边影响很小。”张永进解释说,完成衬砌后,隧洞的密封性得以保证,公里的隧洞全封闭,避免了外界污染。同时在整条隧洞输水过程中没有利用外部动力。千岛湖碧水穿山而来,靠的是千岛湖到杭州的天然落差,过程中不需要任何能耗,“我们还考虑到输送过程中会存在富余能量,在尾部建了一座调流调压电站进行能源回收。”输水隧洞施工现场图杭州市水务集团供图除了隧洞本身的密封性,在正式通水前,洞径6.7米的巨大隧洞还进行过全方位的清洗。“管壁我们使用了高压水枪冲洗,然后对一些残留的混凝土进行割切,再通过人工将杂物清理出去。”民间智慧在这场“大扫除”里同样闪着光,“我们的工人用钢管为轴,裹上棉被等,做成了一个‘大拖把’,挂在车子后面,把隧道拖洗了一遍。”从空中俯瞰闲林水库,配水井犹如一只“超级碗”。杭州市水务集团供图同样的智慧闪光,还发生在使用了“库中库”设计的“超级碗”里。其实,它的原型就是闲林水库建坝时采石场形成的巨型凹坑。“这种库中库的设计,还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技术。平时千岛湖水经过‘大碗’向杭城供水,若有大型检修,则通过碗边的闸门,将闲林水库的水置换成千岛湖水,供杭城使用。”千岛湖配供水工程配水井杭州市水务集团供图据统计,配水工程全线共获得9项发明专利、27项实用新型专利及9项省部级工法。一水造福千万人未来杭州“共饮一江水”淳安县鸠坑乡在杭流动党委书记徐军晖,今天早早地在杭州的办公室里备下了一杯“鸠坑毛尖”,还特意多加了几片茶叶。“喝家乡水,当然要用家乡的茶叶。”年就长居杭州的徐军晖,这几天经常会被“千岛湖水入杭城”的消息刷屏。家乡的朋友、身边的同事都在讨论这个问题,作为一个淳安人,他觉得自己很自豪:“家乡能为整个大杭州做出贡献,大气有担当,我与有荣焉。以后能在杭州喝上家乡的水,对于我来说,也是一解乡愁。”65岁的老杭州冯景林,曾经每天习惯去虎跑取水,不过自前几年查出了胆结石,他就没再取水回家。冯景林告诉记者,现在全家都对千岛湖水很是期待:“听说不仅水质更好了,还有水厂质量把关,这比喝啥都靠谱。”徐军晖和冯景林的
转载请注明:
http://www.aideyishus.com/lkyy/7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