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阀 >> 工作阀资源 >> 华为工作法,人人都要学习的工作方法
#华为那些事#
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任正非
开篇
8月17日,美国对华为再次出手,把华为在全球21个国家的38家子公司全部列入“实体清单”,全面禁止第三方向华出售芯片。
美国的意图极其明确,用尽全力,封杀华为。
然后,深圳传来马上传来重磅好消息,深圳建成超4.6万个5G基站,实现全市5G基础设施全覆盖。
华为所在的深圳,年8月份就实现了5G网络全覆盖,从中国发放5G牌照到一个城市建成5G网络,连一年的时间都不到。
其实,深圳只是中国5G大发展一个缩影。
据有关媒体报道,华为计划将在今年9月11日,正式发布自有操作系统:鸿蒙2.0版本。
没有看错,是在9月11日正式发布,美国人都熟悉的9月11日。
鸿蒙强大之处在于,不只是应用在手机电脑上,而是应用在全部物联网和工业互联之上。
如果安卓系统不能使用了,鸿蒙系统可以用在手机上。
所有的国产手机都可使用鸿蒙系统。
华为副总裁余承东说:
华为名技术人员在做操作系统。
任正非曾经说,烧不死鸟儿才能变成凤凰。
一切的封杀,终究使得华为更加强大。
任正非曾说过:“人才不是华为的核心竞争力;对人才进行有效管理的能力,才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这就是华为最核心的经营理念。
很多企业,聚集到一批优秀人才,却无法形成价值创造能力,或者只是阶段性地具备价值创造能力,最后,散而无力。
华为,从创业到现在,团队一直保持着极高的价值创造能力。
从一个倒买倒卖的贸易公司,到成了今天拥有世界级核心能力的高科技公司。
我们学习华为,能让我们在职场中快速成长,成为一个价值创造者,成为一个持续的价值创造者。
工作行为分级
我们每天都要面对工作。
对于工作的胜任力,或对自己工作能力进行客观有效的评估,是一项专业工作。
评估越准确,对于我们工作的价值创造越有帮助。
华为对每一个人的工作,进行了工作行为分级。
我们对于事物的规格进行分级相对容易,对工作行为进行分级很有难度。
华为把工作责任心划分为5个级别,以便大家对行为分级技术的价值有最基本的理解。
第一级:被动不执行。
就像日本企业中讲的“阻燃型”人员,领导反复督促,依然不能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第二级:被动执行。
就像“易燃型”人员,需要被点燃。
也像一头老黄牛,推一下走一下,只有在领导的鞭策、督促之下,才能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第三级:主动执行。
就像“自燃型”人员,自我点燃,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可是在困难挑战面前容易退缩。
第四级:面对困难和压力依然执行。
就像第三级的升级版,迎难而上,面对挑战和压力,无所畏惧,依然选择主动执行。
第五级:甘冒风险且勇于执行。
这是第四级的加强版。
在任何企业的经营中,通常面临两种重大风险:
比如,管理安全相关的工作,管理财务有关的工作,管理核心技术等等。
一种是承担高危责任,可能会丢掉自己的工作;
另一种是承担新的挑战性工作,自己的既得利益会严重受损。
比如,去开拓一个高风险新市场,或研发一种创新型产品等。
在面临高危任务,依然义无反顾地去执行。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将工作能力素质、行为分级之后,被管理者和管理者,都可以通过分级行为标准对日常工作行为特征进行对比,很快做出相对客观的评判。
在华为,任正非看了这个行为评价模式之后,当即提出要求:
所有华为员工都必须具备三级责任心,所有中层干部都必须具备四级责任心,所有高层领导都必须具备五级责任心。
华为的管理者,是带领大家解决难题的人,不是指挥其他往前冲的人。
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对行为进行分级。
利用行为分级,可以对自己或者伴侣,进行客观的评估。
合格伴侣:
能够“满足你的生存需求”,也就是满足你基本的生活需要和生理需要。
良好伴侣:
能够“满足你的安全需求”,给予对方生活中的安全感,就是生理安全感和心理安全感。
能够保证自己和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不受侵害。
能够忠实于自己、忠实于家庭。
优良的伴侣:
能够“满足你的交流需求”。
满足生存需求和安全需求之后,可以和伴侣和有共同语言,精神上的交流。
无障碍地交流沟通,相互的精神慰藉。
相互温暖。
优秀伴侣:
能够“满足你的尊重需求”。
伴侣之间,人格地位平等并相互尊重。
不因为收入、社会地位差异,而不平等。
或是患难与共,或是举杯相庆。
完美伴侣:
能够“满足你的发展需求”。
获得自我发展之后,彼此激励,彼此进步,然后彼此成就。
无论在工作中,或者是在生活中,掌握了行为分级技术,胜任力或者能力评估就具有可操作性。
在工作中找好自我定位,在生活中,不断自我修炼。
高手就是可以把模糊事情,搞得具体而又清晰。
学习的步骤
明白了工作行为分级,可以学习行为分级的步骤。
华为把行为分级技术分为3个步骤。
步骤1,划分能力发展通道。
华为首先对员工的能力进行评估,然后根据员工的能力规划发展通道。
让员工明白自己的定位,既能做好规划,又能做好事情。
华为在借鉴英国任职资格模式的基础上,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进行优化。
并不是直接拿来就用。
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学习优秀的方法,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
没有完美的方法,但一定有最合适的方法。
华为设计了五级双通道模式,即横向分为管理通道和专业通道,纵向上对每条通道划分了不同的级别。
专业通道一般划分为1到5级,管理通道则分为3到5级。
华为的五级双通道能力发展模型在五级双通道发展模型中,每个员工至少拥有两条职业发展通道。
比如,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在获得技术资格二级之后,就是自己的一个十字路口,可以根据自身特长和意愿,进行选择。
可以选择转换到管理通道发展,也可以继续选择技术通道。
两条通道对于能力要求完全不同,如果技术特点突出但领导或管理能力相对欠缺,这类员工就可以选择在技术通道上继续发展,直至成长为资深技术专家(五级)。
而管理通道是从三级开始,分为监督者(三级)、管理者(四级)和领导者(五级),避免了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问题。
步骤2,理解分级标准框架,建立全局观。
看到通道的行为分级标准框架模型,才会对行为分级有更全面深刻的理解。
一叶障目,不见森林。
在工作中,很难持续产生高绩效行为。
对于不同能力级别的员工,需要做什么、应该如何做,做到什么程度,管理者和被管理者,彼此要明确。
这样防止了领导事前“拍脑袋”、事后“拍大腿”的情况。
分级标准不仅为胜任力或能力的评估提供了依据,而且也为发展指明了方向和路径。
大家来学习一下,国际通用的管理三级、专业五级的框架。
管理三级框架专业五级框架步骤3:根据企业不同发展情况,不同发展阶段,设计出主要岗位类别(通道)或主要岗位胜任力的关键节点。
不同级别的关键区分点,差异通常体现在三个维度:
行动的强度与自由度,行为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以及行为影响的幅度。
行动的强度与自由度主要指,角色越重要,级别越高,行动的强度和自由度就越大。
越有能力,飞得越高,越有广阔的天空。
行为内容的广度与深度主要指,等级标准定义的工作内容的难易程度不同,体现为广度和深度上的差异。
一般而言,越往高处走,越要挖大坑、挖深坑。
广度和深度至少一个方面,或者两个方面都加强。
行为影响的幅度主要是指,行为影响范围。
例如,最基层的员工,影响力仅仅在团队内部。
而中高层的员工,行为就会影响到整部门甚至整个组织的利益。
我们每一个人,在任何组织,都可以去学习华为的分级步骤。
严格的自我要求。
自己强大了,命运才能由我不由天。
干中去学
华为倡导干中选才的方式,胜任力评估的“30-40-30”法则。
首先,华为要对人才类别进行区分。
以干部选拔为例,一般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然后对每类干部群体中的每一位进行能力评估。
评估之后,通常按照30%、40%、30%的比例进行划分。
顶部的30%处在胜任区,可以优先岗位晋升或委以更加重要的权限责任;中间部分的40%属于基本胜任,保留现任岗位观察,指出主要差距,并帮助他们快速实现能力提升;尾部的30%处在不胜任区,这部分人建议不要再继续担任该级别的管理职位,可以选择担任专家岗位,向下调整职级,甚至辞退。
华为的人才的能力是动态发展变化的,一般每年都需要进行能力评估,并据此做出人事决策,以保证公司重要岗位的人岗匹配度始终处在基本胜任状态。
更加重要的一点,能力评价模型必须纳入价值观评价要素。
华为价值观“以客户为中心”和“以奋斗者为本”,是干部胜任力评价的重要标准。
能力评估+潜质评估
能力是对人才岗位胜任程度的基本要求。
比如,某些人虽然胜任现在的工作岗位,但由于知识结构、学习能力及年龄等因素,已经基本达到职业能力的顶峰,未来发展的潜力非常有限。
这就是现有能力够了,成长型不够。
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就是某些人不管是目前胜任本职岗位,还是尚未达到胜任的要求,发展空间都很大,只有给予时间,完全有可能达到更高的水平。
通常情况下,那些年龄相对较轻、知识水平较高且学习能力强的员工,最有可能具备巨大的发展潜力。
成长性强,发展空间大。
因此,在能力评估之外,企业还可以增加潜质维度的评估。
潜质四维度评估框架,可以学习一下。
如果一个人能力突出但潜质不高,华为会把他们放在恰当的岗位以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
如果,对于能力不突出,但是成长性很好的年轻人才,华为就会加大培养力度,通过培训与实战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让他们尽快脱颖而出。
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用动态的眼光看问题。
今天我们强大,未必一直强大。
现在我们不行,通过努力一定能行。
成长因素,四维度框架,可以帮助我们在工作中,干中去学,学中去练。
知行合一,终将强大。
写在最后
任正非说过,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现在的华为,以一个企业的力量去与一个国家抗衡,没有退缩,只有积极的防御,时刻准备的进攻。
今天的深圳,搭建实施5G智慧警务、5G智慧医疗、5G智慧园区等应用示范,创造了5G应用领域多个全国第一。
未来有更多像深圳一样的城市在中国出现。
截止到5月,全国已建成的5G基站超过25万个。
预计到今年底,5G基站将超过60万个,将点亮全国所有地级以上城市。
我国5G用户,正以每月两三千万的新增快速增长。
华为是5G技术的领导者,困难再大,依旧一路向前。
致敬华为,支持华为,学习华为。
我们每一个人,磕磕绊绊,一路向前。
摔倒了,学习华为,像毛教员说的一样,“不许跪,站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