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阀 >> 工作阀资源 >> 金华市三五工作法推动涉疫医废全过程智
义乌“8·2”疫情期间,金华全市涉疫医废数量短期内激增超5倍,面对收集、暂存、转运和处置压力不断加大的严峻形势,该市积极探索涉疫医废处置新模式,通过盯牢“五个化”、实施“五步法”、创建“五全制”,推动涉疫医废全过程智能管控。截至8月24日,该市全面解除疫点管控,累计转运涉疫医废50.3万箱,转运效率提升30%以上;规范处置吨,日均处置量超日常3倍以上。
一、盯牢“五个化”,确保涉疫医废源头防控规范有序
一是建设标准化。明确各类涉疫医废暂存场所面积、功能要求,保证暂存场所规范、管用。如规定集中隔离点面积不少于6m2/人、最低不少于10m2,采取独立隔断措施、张贴警示标志并上锁。二是收集科学化。按涉疫垃圾产生对象进行分类收集,确保医废处置“一件不落”。其中,集中隔离点、医院和阳性感染者、密接、次密接者产生的生活垃圾严格按医废管理。三是暂存规范化。逐项规范涉疫医废包装、消杀等操作细节,如明确包装袋容量达到3/4时进行袋内喷洒消毒并及时封口,由专管人员置于暂存点一次性包装箱内。四是管理信息化。依托“固废一件事”涉疫模块应用,专管人员每日在系统中填报涉疫医废产生、暂存情况,如出现库容超负荷、清运不及时等情况,应用后台将自动预警。五是清运时效化。根据疫情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清运时限。如义乌涉疫医废短期激增,立即指令将清运频率由每24小时一次加密至每12小时一次,核酸检测点涉疫医废归集后2小时内完成清运。
二、实施“五步法”,确保涉疫医废数字管控精准高效
第一步:业务专员一线指导。处置公司收到隔离点、中转暂存点启用准备通知后,提前派员到暂存场所铺点、准备,并对管理人员进行涉疫医废规范管理培训指导。第二步:手机平台智能下单。管理人员装箱清点时,运用“固废一件事”APP实时记录,自动生成管理台账,实现涉疫医废情况实时更新,并视情线上申报清运。第三步:电子联单智能确认。全面使用涉疫医废转运电子联单,再造产废场所发起订单、驾驶员扫码收运、处置企业确认接收等流程,形成涉疫医废产生、运输、处置三方互相确认的严密制度。第四步:收运方案智能调配。暂存场所位置、涉疫医废库存情况等数据实行实时推送,处置企业整合分析数据、智能调配车辆,产处联动实现运力合理配置。如义乌疫情期间,金华全市智能调配车辆余次。第五步:转运路线智能规划。采用“三防”专业转运车辆,实行统一标识、统一备案、统一管理;数字赋能制定最优转运路线,避开人口稠密地区和高峰时段,全市“一盘棋”保障通行顺畅。
三、创建“五全制”,确保涉疫医废末端处置全面彻底
一是“全时段”即时处置。涉疫医废随到随处、优先处置,确需暂存的,贮存时间不超过12小时。如义乌疫情期间启用的3家处置单位,职能部门派驻专员24小时值守,督导企业即时处置。二是“全要素”实时监测。盯紧“医废、设备、车辆、人员”四要素,在关键点位安装监控实行电子化监管,对照电子联单实现数据可对比、过程可追溯、问题可检测。如义乌疫情期间共监测发现操作人员防护不到位、收存不及时等问题10余处,均当场进行整改。三是“全纳管”满荷保障。除常规医废处置企业外,将具备涉疫医废处置能力的企业列为应急处置单位,并常态做好应急处置准备。如义乌疫情期间,该市先后启用金泰莱、雅境等企业应急处置设施,日处理能力从75吨迅速提升至.5吨。四是“全等级”应急响应。按照涉疫医废产生情况分为四个等级,即日常状态、三级应急响应、二级应急响应、一级应急响应,分别对应产生量35吨/日以下、超过35吨/日、超过吨/日、超过吨/日。一旦处置设施负荷率达到80%即触发应急响应。五是“全方位”督导检查。成立涉疫医废专项督导组,定期对暂存场所进行检查。如义乌疫情期间,累计出动检查人员人次,检查集中隔离点、定点医疗机构家次,处置单位4家次。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zp/43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