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阀

你的坏脾气,是一种求救

发布时间:2024/9/1 12:03:01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有治好的吗 http://pf.39.net/bdfyy/bjzkbdfyy

在我的亲友中,姑父的脾气可以说是最差的。

得知我做心理咨询师后,他特意问我,要怎么改掉暴脾气。

姑父脾气暴躁,并不是最可怕的。

最可怕的是,他的爆发来的总是有点莫名其妙。

图片来源:pexel

很多时候,都是因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大发雷霆。

身边人都不理解他发脾气的原因,姑父自己也不理解。

他学佛、禅修、在房间里和手机上到处贴着“制怒”的标语,但没什么用。

姑父很苦恼,为什么自己总忍不住因为小事儿发脾气?

01脾气大的人,也会控制情绪

很多人会觉得脾气大的人是加害者,只会给人带来痛苦,根本不会反思。

事实上,“脾气大”的人,也有很多困扰。

我的来访小N,就因为“脾气大”来咨询。

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总因为小事儿就爆发。

咨询中,我们确实发现,好像每次让她发脾气的事情都不严重,对她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意义。

这样看来,她的反应似乎“过激”了。

图片来源:pexel

直到一次咨询中,因为即将面临休假,我提醒了她关于休假和咨询的安排,她突然发飙了:

我都知道了啊,你怎么又说一遍!你这个人真是啰嗦的没完没了,我都烦死了,

咨询就这么点时间,你还要浪费这几分钟!你们咨询师就是这么赚钱的吗!

我的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

我有些惊讶:你好像突然生气了。

她恼怒地说:不应该生气吗?算了算了,你提醒也有你的道理,真没意思!我先下了!

我忙拦住她,问:你平时发脾气,也是这样吗?

她愣了一下,反问,你是觉得我不该生气吗?

我:你当然可以生气,只是能不能跟我说一下,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生气的?

图片来源:pexel

她有些不好意思,可能我就是这样的人吧,是不是挺吓人挺讨厌的?我也不懂刚刚怎么突然就生气了。

我拉着她一点点回忆前半段的咨询,鼓励她不考虑任何理由,说出所有让她不开心的地方。

哪怕那个不开心很小,或者“并不合理”。

谈完才明白,从咨询开始看到我好像有些累,她就不太开心了。

觉得“你作为咨询师,为什么不调整好状态再来咨询?”

之后,她说起某个同学,我一时没想起来,她有些生气。

还有,我因为咳嗽,中途喝了一次水,她很不悦,觉得我打断了她的表达。

每一次,她潜意识里都有一些小小的不满。

图片来源:pexel

但即便想到了这些,她也会为我“开脱”:咨询师也是人,也会累/忘记/喝水……事情和情绪都发生了,但小N一直没表达,而是憋着,忍着。

直到最后,她忍无可忍,因为我一句话,就突然爆发了。

这是小N一直以来的发脾气模式:遇到不满先忍着,忍不了了,爆发个大的。

生活中,这样发脾气的人非常多。

他们看上去喜怒无常,脾气很难控制,一点小事也会暴怒。

事实上,爆发之前,他们会有一个忍耐的过程。

图片来源:pexel

就像姑父,说他脾气大吧,但很多时候他好像又很宽容。

有一些真让人生气的事,他却能忍耐。

比如,小时候,表哥丢了几百块钱,姑父想发作但忍了。

表妹摔了他心爱的花瓶,他都忍住了没开骂。

然而,晚上,表哥不小心摔倒,还划破了手。

姑父却大发雷霆,骂表哥“没用的东西,活着只会给人添堵”。

他们之所以显得脾气大,并不是因为“情绪弹性小”,对每件事都反应过度。

而是,他们总在积累不满,到一定的程度,再大大爆发。

02被压抑情绪威力逐渐变大

为什么情绪积累后,再发作威力会那么大呢?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一书中,心理医生苍鹭说:

“愤怒是我们行为的必要组成部分,它就像一个发烫的煤气罐”。

对待这个煤气罐最好的方式是:慢慢打开阀门,让气体在一段时间里慢慢渗漏出来。

相反,如果一味的关紧阀门,只会迎来大规模的爆炸。

显然,很多脾气大的人,不太会让气体慢慢渗漏出来。

图片来源:pexel

为什么?

有两方面原因:

第一,情绪敏感度低

小N最后说:那时候,我甚至根本不知道我已经生气了。

是的,很多人一开始会有一个轻微的不满。

而这个轻微的不满,真的很难被觉察到。

这跟一个人的自我觉察能力有关。在心理学上,也叫“觉知力”。

觉知力,是一种需要学习和训练的能力,来源于小时候养育者对孩子情绪的态度、教育和训练。

图片来源:pexel

小时候,孩子会有很多情绪。

很多情况下,他们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

他们可能会哭闹、发脾气,或者没发脾气,却闷闷不乐。

就像小N,父母对她的印象一直是“闷葫芦”“脾气怪”,整天哭丧着脸。

小N说,她想每天开开心心的,可她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那样。

敏感的父母能够捕捉到孩子的情绪,并帮助孩子认识和理解这些情绪。

他们会耐心地询问孩子发生了什么事,或者用自己的猜测去尝试理解:

宝宝,你是不是这儿不舒服?

是不是刚刚爸爸没听到你说的话你生气了?

是不是妈妈刚刚凶你,让你害怕了?

图片来源:pexel

这时候,孩子才能知道,自己不舒服/生气/害怕……了。知道自己是有情绪了。

父母对孩子的情绪越认识接纳理解,孩子也会学会识别情绪,提高对情绪敏感性,拥有比较高的情绪觉察能力。

相反,如果父母过于粗枝大叶或理智,他们忽视,甚至否定孩子的情绪,就会阻碍孩子觉知力的发展。

比如,小N的父母觉得女儿是个“怪胎”,不用搭理她,自己就好了。

小N每次都是自己哭睡。

像小N这样的孩子,被这样养育,长大后即便有不满,也很难觉察到。

图片来源:pexel

但那些所有被激发起来的不满不悦,会一直在。

第二、不懂如何释放愤怒

除了没能觉察自己的情绪,还有可能是,不知道怎么释放情绪。

表哥离开后,我跟姑父聊过。

他说,我知道自己脾气大,所以总想能忍则忍,尽量别发火。可到最后总控制不住。

姑父管理情绪的方式,就是压抑和忍耐——关紧煤气罐的阀门。

事实上,我们除了认识情绪以外,还需要表达和释放情绪。

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应对负面情绪的方式。

图片来源:pexel

在咨询中,我经常会问来访,你难过/生气/焦虑……的时候,你会怎么处理呢?

这些方式,也是通过小时候,感觉到自己的情绪被如何对待而习得的。

比如当有情绪的时候,孩子可能会天然有一些释放的方式。

比如,大哭、喊叫、攻击、撒泼打滚等等。

这时候,父母能允许孩子适当发泄,孩子就能保留一部分释放情绪的方式。

同时,如果父母能帮孩子理解他为什么这样,并教孩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情绪,孩子就学会了用更恰当的方式理解自己、释放情绪。

这样,一个人就拥有了自己表达和释放情绪的方式。

图片来源:pexel

而,有情绪却被打压、控制的孩子,要么会习得父母的爆发式表达情绪,要么会习惯压抑情绪。

情绪被压抑,带来的最大感受是什么呢?

委屈感。

姑父曾用一种哀伤的语调告诉我:脾气真的好难忍,我已经很尽力了。

这话,包含了多少委屈。

“你明明做的不好,我很生气却不能发作,因为我不想我的暴脾气伤害你,我努力

压抑自己,可我憋的难受,憋的委屈,因为我照顾了别人,却忽视了自己。好像

还没人理解和感恩。”图片来源:pexel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明明痛骂斥责了别人,自己却委屈到不行。

带着莫大的委屈去压抑原本的情绪,越压抑,越委屈。

压抑和委屈的最后,必然是巨大的爆发。

0如何让自己脾气变“小”

脾气大的人,也能让自己的脾气变“小”吗?

答案是肯定的。

这就需要我们从几方面入手。

1、提升情绪觉知力:

① 坚持写觉知日记。

觉知什么内容呢?

你的想法、情绪、痛苦、期待。

在这件事上:

我的想法是……

我的情绪是……

我觉得痛苦的是……

我想要/期待的是……

不管发生什么,都可以从这四个角度入手,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cf/688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