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阀 >> 工作阀优势 >> 一线工作法让干的事精准对接群众
湖北省京山市乡村振兴局推行“一线工作法”,实行局班子成员包联重点项目和专业合作社、带领分管股室包联行政村或安置区、党员干部人人联系农户的做法,扎实推进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切实解决了群众的烦心事。
结对帮扶
送真情温暖困难家庭
“感谢党和政府给我们解决了孙子读书的大事!”年近70岁的徐启林笑得很开怀。
徐启林是京山市罗店镇徐畈村村民,他的儿子去年因意外去世。同年6月,徐启林一家被纳入监测对象。悲痛之余,孙子的学费成了徐启林一家难解的心结。
京山市乡村振兴局局长石攀知道后,主动与徐启林结对,多次上门走访,并联系爱心企业家贺凌峰对其孙子进行教育资助,负担其从高中到大学阶段全部学费和生活费,预计将出资20万元。
孙子的学费有着落了,徐启林拉住上门走访的石攀、贺凌峰的手,高兴得眼泪都快流下来了。而这样真情流露的情景还在该局另外9名党员包联的监测对象家中上演着……
解民之忧
包联村农户喝上放心水
机器轰鸣,刚连通的深井里虽都是泥浆水,但村民们都非常开心。
“这几年雨水不多,到了夏天,堰塘、小水井里的水就不太够用了。”湖北京山宋河镇荣万店村范家冲村民陈国富指着屋旁的小水井对京山市乡村振兴局的党员干部们说。
为解决范家冲12户农户季节性饮水困难,该局与京山市水利和湖泊局安饮办、宋河水管站、驻村工作队一起实地勘察,制订方案。3天后,施工队开始钻井,钻到一百多米后井口就涌出了水,多米的输水管道将安全水、放心水送到了周边12户农户家中。
细察民情
安置区治理提档升级
“我们搬过来后什么都好,就是一直都没有路灯,有时候晚上想出去跳舞、串门聊天会感觉很不方便。还有房前屋后的空地有点小,谁家有个红白喜事的时候就怕吵到邻居!”杨集镇新场安置区村民代表魏红梅对京山市乡村振兴局法规股工作人员说道。
了解安置区群众的需求后,该局迅速对全市大型安置区开展走访调研,收集意见和问题,拟订解决方案。今年计划投入余万元,对京山市4个人以上安置区配套建设公共服务中心,让安置区治理提档升级。杨集镇新场安置区路灯10月底可投入使用,公共服务中心已完成招投标,目前正在有序建设中,预计今年年底可完工。(记者余惠玲通讯员李若茜彭姝铭)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gx/48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