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阀 >> 工作阀资源 >> 清明提醒业主,这件事千万别做
隔壁住户被浓烟熏得吓一跳,
以为失火了,
赶快开门查看,
发现是隔壁阿姨在烧锡箔,
就劝阻阿姨在楼道焚烧
实在是太不安全了!
不料,
阿姨却对邻居的劝阻置若罔闻,
反问:
你谁啊?这是你家啊?
邻居回答:对啊,就是我家,
你怎么不在自己家门口烧啊?
你告知过邻居吗?
不要烧了,再烧就报警了。
阿姨非但不听劝告,
还一边气呼呼地拿着扫帚
不断地向邻居打去,
一边念念有词:滚吧,
你有这个本事在这里安家吗?
邻居只能报警处理。
警察赶到后,
阿姨马上承认了错误。
视频曝光后,不少网友表示:最近都有此遭遇清明节是传统的重大春祭节日扫墓祭祀缅怀祖先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优良传统可是在室内祭祀引起的火灾教训比比皆是我们提倡:文明祭祀,低碳清明!
这些提示,转给业主看一年一度的清明节来临广大业主朋友扫墓祭祖、焚香烧纸一定要注意安全!物业清明祭扫防火安全提示
提示一:请不要在楼道内燃烧锡箔、纸钱,保持楼道内空气流通及楼道整洁。
提示二:不要在园区周边燃烧祭祀物,更不能靠近车辆、绿化带、易燃易爆物品边等地方焚烧,避免引发意外事故。
提示三:在山上或其他场所进行祭祀扫墓时,请勿吸烟、燃放烟花爆竹等,防止火烧连“林”。如需烧纸,烧纸前应尽量清理干净燃烧点周围的枯枝落叶等可燃物,在事先圈定好的阻燃围栏、挖好的深坑或自带的桶、盆中进行。待烧完纸钱后,一定要将燃灰清理干净,以免死灰复燃,切记要等纸钱、香烛等余火燃尽方可离去。
提示四:切忌乱扔烟头。春天天气还很干燥,山林中遍地是枯枝落叶,一点儿火星就可能引起火灾,因此不要留烟头火种。
提示五:推行文明扫墓,提倡无烟祭祀,尽量选择献花、植树等安全、环保方式寄托哀思、祭奠祖先。
提示六:安全使用电器,定期检查使用电器的线路是否老化,发现情况及时整改,对长期不用的相关电器,请切断电源,避免因长时间待机造成火灾隐患。
提示七:如有外出,请您妥善保管家中贵重物品,做好室内安全防盗工作,在外出前检查家中燃气阀、水阀、电源、门窗是否关闭,以防突发事件的发生。
提示八:请勿在公共区域、楼道堆放私人物品,以免阻塞通道,造成消防安全隐患,保持小区各消防通道畅通,切勿占用及停放各类车辆。
提示九:安全使用燃气,经常保持室内空气畅通,使用燃气时要有人看管,避免因人离开造成锅灶烧干引燃造成火灾;经常检查燃气管道是否老化,发现异常及时联系燃气公司。
提示十:请自觉维护小区内的各种消防设施,不随便动用消防器材,发现损坏现象请及时向客服中心报修或通知巡逻安全员。
提示十一:一旦突遇山林火灾,要保持镇静,及时拔打或。逃生时,不要盲目跟从人流乱冲乱撞,要判明火势,火苗燃烧方向,逆风逃生,果断地迎风跑出火灾包围圈,切勿顺风而逃。
被火包围在半山腰时,应当使用湿毛巾遮住口鼻,快速向山下跑,切忌往山上跑,躲避不及时,应选在附近没有可燃物的平地卧地避烟,不可选择低洼地或坑、洞等容易沉淀烟尘的地方。
清明节祭扫请谨慎用火,做好防护措施以免造成悲剧转发给更多的人!知识小贴士——清明习俗
清明节,中国“时年八节”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即冬至后的第天,通常为4月4日—6日之中的一天,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为中国传统节日。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家长可带孩子去踏青郊游、放风筝,参加各种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和孩子一起亲近大自然、享受大自然,在活跃孩子身心的同时,开阔孩子视野,增进亲子感情。
传统习俗一:扫墓
中国历史上,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风俗传统。到了今天,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传统习俗二:踏青
踏青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清明时节,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传统习俗三:放风筝
清明放风筝是普遍流行的习俗。在古人眼里,放风筝不但是一种游艺活动,而且是一种巫术行为:他们认为放风筝可以放走自己的秽气。所以很多人在清明节放风筝时,将自己知道的所有灾病都写在纸鸢上,等风筝放高时,就剪断风筝线,让纸鸢随风飘逝,象征着自己的疾病、秽气都让风筝带走了,给自己带来好运。
传统习俗四:吃青团子
清明时节江南一带有吃青团子的风俗习惯,青团子油绿如玉,清香扑鼻,吃起来甜而不腻,肥而不腴,青团子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的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青团子在江南一带的民俗中显得格外重要。
传统习俗五:荡秋千
秋千是中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创造的一种运动。春秋时期传入中原地区,因其设备简单,容易学习,故而深受人们的喜爱,很快在各地流行起来。汉代以后,秋千逐渐成为清明、端午等节日进行的民间习俗活动并流传至今。
传统习俗六:拔河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节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传统习俗七: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