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阀

这个经验在全国推广徐汇共青团基层组织形

发布时间:2023/6/2 13:59:48   

新民晚报讯(记者袁玮)为推动共青团改革向县域基层延伸,团中央今年6月启动了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扩大试点,并在各试点中选取若干先进典型拍摄教学示范片,在全国范围内集中推广,徐汇共青团关于基层组织形态创新“”工作法成为全国第四个、上海第一个入选的教学案例。

图说:培训会现场。徐汇区供图(下同)

徐汇区共有青年人口31.88万,其中登记在册的团员有2.4万人,基层团组织数为个。徐汇共青团把促进青年全面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主动适应新时代团员青年分布聚集特点和青年工作组织形态多样化的需要,探索形成了基层组织形态创新的“”工作法,以奋斗青春汇聚“卓越徐汇”的先锋力量。

图说:活动现场

“3”即坚持三个导向,坚持服务中心的价值导向、青年需求的问题导向和资源联动的效果导向。把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运用到新时代青年工作中,通过大数据所反映的青年群体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变化,为帮助青年、服务青年赢得先机;坚持“一核多层”的区域化团建格局,深化区级青年工作联席会议,构建横向联合、纵向联动、分级负责、多域融合的青年发展共同体。

“4”即聚焦四大领域,守住团组织“基本盘”、引领中学中职“活力盘”、打造全市高校“联动盘”、覆盖两新青年“实力盘”。动员全区33家区属团组织结合自身工作和资源优势,对部分重点行业团组织开展调研走访,深入挖掘举荐青年骨干;与区教育局合作,延伸至区内50所中学中职,鼓励、推动青少年参与实践团的活动项目与社会实践,重点招募一批具有特长的“斜杠青年”和“专业达人”;依托徐汇区域禀赋和高校人才资源优势,主动对接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13所高校团委,建立“区校联动平台”,揽蓄专业对口、思想活跃、具有潜质的优秀青年;与园区、楼宇、区域单位积极沟通,在办公场所内形成宣传效应,优先收录具有一定专业口碑的优秀在职青年。

“5”即健全五项机制,“全周期”社群管理机制、“小而精”社群运营机制、“高匹配”社群活动配送机制、“辐射式”社群联动机制、“制度化”社群保障机制。制定任务发布、积分认定等一系列社群运营规则,建立“伙伴式成长”跟踪培养机制,实现“统一标识、统一管理、统一服务”;配备“1+2+3+N”的合作模式,即一名群主、两名执行、三名专家、若干组长;通过区域化团建配套相应的资源,充分运用青年喜好的流行文化元素,线上策划人气集聚活动,线下组织互动打卡任务,不断制造社群兴奋点;扩大青年实践团的活动半径,与付费自习室、换装体验馆等青年聚集场所联动,向青年长租公寓、外卖小哥集合点等青年工作生活点位辐射,持续吸引青年加入实践团;出台《徐汇青年人民城市实践团工作导则》《徐汇青年人民城市实践团招募方案》等文件,确保高质量推进各项任务目标。

图说:现场合影

徐汇团区委在基层组织形态创新“”工作法的实践过程中,成立了6支“人民城市青年实践团”,仅半年时间就集聚了余名青年骨干和余名成员伙伴,让青年群体走向社会、亲近生活,强化价值认同、丰富人生选择、彰显责任担当。青年红色讲解员,挖掘红色文化所蕴含的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等精神内涵,用世界眼光讲好中国故事;青年职业体验官,近距离体悟民生服务和社区治理;青年“水滴”志愿者,提供站站有青年、处处有公益、时时有温情的水滴服务,让徐汇滨江有品质的公共服务如同粼粼波光温暖人心;青年创业合伙人,在青年创新创业团队成长过程中保驾护航,助力徐汇青年在创新创业的时代洪流中激荡青年梦想,奔涌向前;青年社区营造师,精益求精做好每一套“城市家具”的设计,让旧社区重新焕发出动人活力;青年文化星推官,借助时下最流行的社交媒体和直播平台,用青年的视角宣传徐汇的红色文化、海派文化、江南文化,让徐汇的每一个角落都能成为青年的网红打卡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aideyishus.com/lkyy/491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