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工作阀 >> 工作阀资源 >> 四变工作法为稳粮增产保驾护航
本文转自:马鞍山日报
塘南镇:
“四变”工作法为稳粮增产保驾护航
当涂县塘南镇全力落实耕地保护制度,坚决扛稳粮食安全责任,按照政府引导,群众自愿的原则,努力探索粮食增产增收新思路。
化零为整,小田变大田。坚持土地承包政策不变的底线,尊重农民意愿,通过承包权不动、经营权交换的方式,化零为整地引导农户将零散土地集中起来,变“一户多块田”为“一户一块田”。在“整村并田”基础上,推动耕地资源变资产,引入现代化农业集团,以“一村一块田”方式进行整村流转,累计推动建设高标准农田亩。耕地“小变大”后,每亩土地承包费增长元以上,机械化耕作亩均节约成本近元,亩均累计增收元以上,有效提升了农业经济发展效益。
错时开发,闲田变忙田。在南圩区盛农现代化农场开展农田“错时开发”试点,由原来“一季水稻”模式转变成“一季水稻+一季油菜”模式。充分利用油菜肥田效果好的作用,深度挖掘油菜的肥用功能,每年分区域选择适宜种植田块集中连片种植油菜亩以上。在油菜蕾薹期进行集中采摘和销售,在花期开展农场油菜赏花节,青角期深翻肥田开展游客农事体验,一年四季综合利用。以景促旅,农旅融合,为休闲观光、农事体验、农耕文化传承等农业新业态发展打下基础。
综合利用,蟹田变稻田。以塘南镇水产科技示范园为试点,将原来以河蟹产业为主的示范园打造为稻渔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因势利导地帮助园内水产大户转型发展稻虾种养。严格按照稻渔综合种养田块沟坑面积不超过稻田面积10%的比例标准,结合水稻亩产不低于公斤的要求,科学保护和合理利用好稻田,稳定全镇水稻种植面积。目前,该试点模式已进行推广,全镇发展稻渔综合种养面积约亩,亩均可产优质水稻公斤、龙虾公斤,亩均产值达1万元、利润多元,实现了“一亩田、千斤粮、万元钱”。
变废为宝,差田变良田。近年来,该镇积极实施土地整治、农业提升、生态修复等措施,采取水利配套、沟渠整治、道路建设、农田盘整等方式,统筹推进农用地整理和生态保护修复。累计投入多万元进行基础设施条件改造,建设高标准农田亩,实现了“田成方、路相连、渠相通、林成网、旱能灌、涝能排”。农田单位面积产量高出周边区域20%以上,年产优质稻谷3吨,变洼地为良田,变滩涂为粮仓。